9月13日,全市季度工作会议召开,聚焦项目主线,确保当年目标任务顺利完成,研究部署明年投资工作,为来年项目建设开好局、起好步打下坚实基础。会前,市委书记周勤第,市委副书记、代市长秦猛,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杨崇华利用半天时间带队赴昆山考察,将“他山之石”化为常熟启示,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昆山市委书记周伟,市委副书记、市长陈丽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月林,市政协主席冯仁新陪同考察。
会上,周勤第回顾总结今年以来经济运行和重点项目建设情况,深入分析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研究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他指出,今年1到8月份,全市经济运行整体保持了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主要经济指标保持稳健增长,但在项目建设方面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和不足。全市上下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咬定目标,聚焦项目建设,加快整改落实、压实工作责任,保质保量完成今年的目标任务,用心用力做好明年的项目谋划。
周勤第指出,要全力以赴抓当前项目进度。要抓进度、抢工期,确保工业投资340亿元的目标任务顺利完成。一要抓项目建设进度。在严把质量关、安全关基础上,推动在建项目加快建设进度。未开工或没有实质性开工的项目要梳理存在问题,加紧研究、加快推进。二要抓竣工验收进度。在项目推进、竣工验收中遇到问题后,属地政府要不等不靠,实行扁平化流程管理,探索实施分步验收、分段验收等方式,提高工作效率。确实难以协调的,要及时上报、统筹解决。三要抓设备到位进度。设备投资是监管投资强度和考核项目产出的一个重要标志。要针对近三年的竣工项目进行一次“回头看”,确保设备投资足额足量到位。四要抓产出监管。要汇总分析各板块竣工项目生产情况、产出效益情况等,逐一对比项目约定产出目标,形成清单,全力促进项目达产见效。
周勤第强调,要精准招商抓明年项目储备。一要提高储备项目总量。要结合目标任务按照产业类别对储备项目总量进行细化分解,明确目标要求、落实考核责任,推动各板块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落实项目储备。“三区一园”要切实扛起重任、担起责任,争当项目建设先行军。二要提高储备项目体量。“三区一园”要对项目再梳理、再研究,进一步扩大项目规模、丰富项目类型,确保有更多的大项目、好项目纳入苏州、省级重点项目。三要提高项目整体质量。各板块在招商引资过程中要根据不同项目类型的科技含量和产出“含金量”,严把项目质量关。搬迁类项目必须进行实地走访,从企业的实际生产运营情况来研判项目质量;扩张类项目必须从母公司发展生产效益、纳税情况、征信报告等来研判项目质量;人才类项目必须从终端产品的科技含金量和产品转化能力来研判项目质量。四要提高项目成熟度。要综合考量项目投资方需求和本地实际配套准备情况,力争年底前提前开工一批明年项目。
周勤第指出,要多措并举抓项目保障,推动项目落地。一要落实土地空间保障。要进一步明确目标、明确任务,确保“一图一表”落实到位。要坚持“两条腿走路”,拆旧复垦方面加快零星地块归并、实现资源腾挪利用,为优质项目落地提供建新空间。原地盘活方面要严格按照下达任务,提升低效闲置土地利用率。要探索建立土地利用预算工作机制,形成空间指标“滚动式”输出的良性格局。二要提高审批服务效率。要端正心态、转变作风,主动靠前服务,用好容缺受理、容错备案等机制。三要提升载体建设水平。要加快工业载体、生活载体和配套服务载体的建设进度,着力优化建筑形态、提升功能配套。要树立“产业园思维”,对类型相似、产业链互为补充的项目,提升产业集聚程度。
周勤第指出,一是要在精神状态上再添把火。“三增三进”到了中盘决胜阶段,各地各部门必须坚决克服“喘口气、歇歇脚”的思想,把心思集中到经济发展上来,把精力投入到项目建设中去。二是要在目标攻坚上再加把劲。要始终坚持目标导向、指标思维,以目标倒逼工作进度、评价工作成果、检验工作成效,确保踩准每一个节点,按时完成每一项进度。三是要在难题破解上再努把力。全市上下更应该拿出攻坚克难的勇气和善作善成的魄力,不把困难当借口、不把问题当理由,在难题破解中落地一个又一个新项目,在瓶颈突破中迈上一个又一个新台阶。
就当前重点工作,周勤第强调,要持续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重点抓好三件事:一是港口码头要继续保持严格管理;二是港口作业人员集中居住点要管理到位;三是集中医学观察点要按照最新标准抓好改造。要抓好财政收入组织工作。强化统筹调度,提升组织收入的前瞻性和有效性;持续做好重点企业和重点税种的跟踪监督。要密切关注苏州高质量考核情况。切实关注好指标完成情况,在稳住领先指标同时,确保落后指标稳步提升、后进工作有效推进。要加强安全环保治理。突出重点领域,提升管控质效,倒逼企业减少VOCs排放,消除劣Ⅴ类水体,严防死守各类生产安全事故。要确保社会大局总体平安稳定。重点关注可能出现的不稳定因素高发情况,确保全市社会大局总体平安稳定。
秦猛作具体工作部署。他指出,项目建设要紧盯重点企业、重点行业、重点板块,切实强化经济运行的监测分析、统筹调度,稳住经济“基本盘”。要狠抓项目建设进度、抓好项目储备、探索实施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跑出项目“加速度”。要破解土地制约、金融支撑、产业转型等难题,扫清高质量发展障碍,增强发展“保障度”。秦猛强调,在决胜今年、蓄势明年的关键节点,抓工作的态度决定一切。各地各部门要拿出十二分的努力,虚心学习兄弟板块的好经验好做法,对标找差、加压奋进,坚持目标导向、系统思维、忧患意识,确保实现圆满收官和顺利开局。
会上,发改委、商务局、资规局、财政局汇报全市相关工作推进情况。辛庄镇、支塘镇、沙家浜镇、董浜镇、尚湖镇、莫城街道、琴川街道、虞山街道分别作汇报交流。
当天上午,周勤第带队走进昆山的园区载体,深入企业生产一线,近距离感受当地澎湃的发展动力。昆山市连续16年位居全国百强县首位,产业园区正是其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之源。坐落于昆山高新区的中科院安全可控信息技术产业化基地是由昆山市与中科可控公司合作实施的“网络强国”“中国制造2025”战略重点工程,立足安全可控,致力提升信息系统智能制造水平,建成后将推动形成千亿级安全可控国家信息技术产业集群。考察团走进基地,详细了解科技成果转化、产品应用领域、产业发展布局等情况。昆山丘钛微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智能视觉系统企业。考察团详细了解企业产品种类、生产工艺以及发展布局等情况。位于陆家镇华成智造科技产业园的斯坦德机器人(昆山)有限公司专注于无人驾驶移动机器人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考察团参观了斯坦德数字物流示范工厂,近距离体验厂仓一体的自动化柔性物流解决方案。
随后,考察团来到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展示馆,重温了台资企业在昆成长轨迹,全面了解昆山市委、市政府为加大两岸合作力度、不断优化区域发展环境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丰硕成果。昆山光电产业园是国内唯一按照产业链布局进行规划建设的光电产业园区,已经形成“原材料—面板—模组—整机”的完整产业链。作为光电产业园区的标志性企业之一,友达光电(昆山)有限公司是全球制程技术及生产设备最先进、良率最高、研发能力最强的低温多晶硅面板厂。考察团一行参观了产品展厅,详细了解友达光电领先业界的创新技术及产品应用。参观过程中,考察团对友达光电自主可控的显示技术在各领域的智慧融合应用表现出浓厚兴趣,不时在产品展台前驻足交流。
市领导沈晓东、潘志嘉、薛啸、王建国、潘浩、陈国栋、周晓、史红亮、吴建伟、万晓军、史纲、于腾飞等参加活动。